《今日早报》杭州吴越画社学校为爱心捐款筹集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2-04-17  ·  作者 吴越画室

 

我吴越画社教师顾老师作品

  爱心拍卖,只为罗永华不要放弃手中的画笔。 通讯员 骆晓磊 本报记者 吴煌 摄

  在拍卖现在的杨校长及吴越画社教师

 

从2月22日捐献第一幅画作开始,本报热线85055555就陆续接到热心读者的来电以及他们本人或朋友送来的作品。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来挽救罗永华年轻的生命。

  在他们的鼎力支持下,才有了昨天的一场义拍会。所以,本报今天将每一位捐献出作品的热心人一一列举,以表感谢。

 

我们要感谢

  吴越画社的老师 

  我们还要感谢吴越画社的每一位老师,他们不但捐献了自己的作品,而且还为本报举行的感恩捐款者免费作画,他们在前天的现场活动当了两个半小时的爱心画手。

  我们有必要介绍他们捐献的每一幅画作:《婺源风景》,作者杨超凡,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著名美术教育家、油画家,现为杭州吴越画社负责人。

  《荷》,作者:张驰,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齐头并进》,陶艺作品,作者:李峥嵘,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陶艺专业。

  《横桥》,作者:竺根军,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杭州吴越画社教师。

  《花的细胞》,作者:顾泓,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杭州吴越画社教师。

 

我们要感谢中国美院的学生

  我们要感谢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他们一共捐献出了12幅个人画作,分别是——

  《雾》,作者:樊兵,中国美院学生。

  《路》,作者:金兢,中国美院学生。

  《荷韵1》,作者:苏丹,中国美院学生。

  《荷韵2》,作者:苏丹,中国美院学生。

  《红粉佳人》,作者:汪雨冉,中国美院学生。

  《春》,作者:张海深,中国美院学生。

  《消尘思》,作者:林浩浩,中国美院学生。

  《石·化2》,作者:毛腾,中国美院学生。

  《国色天香》,作者:汪雨冉,中国美院学生。

  《一夜绿荷霜剪破》,作者:林浩浩,中国美院学生。

  《静物》,作者:马明, 中国美院学生。

  《黄金海岸》,作者:李舜,中国美院学生。

  我们要感谢中国美院的老师

  我们要感谢中国美术学院的3名老师:版画系的老教授毛翔先,原中国美院出版社总编辑,中国老艺术家书画院副院长。当他知道小罗原本要考版画系的时候,特意捐献出一幅版画——《千手观音》,还鼓励小罗,艺术永远不是入行早晚的问题,而是一份坚持到底的毅力。

  另外还有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盛天晔,当时他远在长春负责中国美术学院在该考点的招生,他在电话里委托朋友捐献了一幅画作《仕女图》。

  当然还有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的老师崔小冬,他特意推荐了崔小冬油画工作室的青年画家顾天龙,捐献出了4幅作品,在昨天义拍时送到现场。这4幅画作分别是——《少女之梦》、《灵动的画室》、《欧洲风情》、《莫奈的画》。

  我们还要感谢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画院副院长郑竹三老师。当我们去取画的时候,正好是他午睡时间,但他还是和我们聊了半个多小时,并拿出了他精心创作的画——《迎春》。

  我们要感谢

  著名画家何水法和他的学生

  我们还不能忘记著名画家何水法老师和他高研班的8名学生,何老师不但自己捐献出了一幅作品,而且还特意让自己的8名学生,捐献了8幅作品。特别是丁莉萍女士,因为这些同学分布在全国各地,她为了收集这些作品,花费了大量精力。

  《春晖》,作者:何水法,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著名画家。

  《虚亭落清影》,作者:丁莉萍, 何水法高研班学生。

  《紫云》,作者:章月中,何水法高研班学生。

  《有鱼图》,作者:汪文广,何水法高研班学生。

  《春晖》,作者:汪晖,何水法高研班学生。

  《燕喜维新》,作者:六代目竹内玄洞(日本),何水法高研班学生。

  《寒香逸情》,作者:唐宏,何水法高研班学生。

  《古藤掇竹影》,作者:毛康乐,何水法高研班学生。

  《悠香素雅》,作者:毛健全,何水法高研班学生。

  我们要感谢已故书法家李世球

  感谢李世球,特别是他的爱人方联珍女士。当远在台州老家的方女士知道这个消息后,她委托华女士,将两幅力作送到报社。这些都是方女士的最爱,一直放在身边赏看,为了这次义拍,她忍痛割爱。

  《李白诗歌扇面》《励志对联》作者:李世球,生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员常务理事。

 

  我们还要感谢

  更多热心人

  黄伟峰、沈利年、王志清,他们特意委托友人,将作品送到报社。

  《山水画》作者:黄伟峰,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雏雀迎春》作者:沈利年,中国书画协会会员。

  《游南阳白水》作者:王志清,中国书画学会浙江分会顾问。

  哒桢、庞君伟,他们特意为这次义拍创作,并驱车一个多小时,将作品送到报社。

  《向阳花》作者:庞君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罗永华一家》作者:哒桢,职业画家。

  《大藏经——华严经之普贤行愿品》,作者俞光辉,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俞光辉先生的这幅作品,足足用了一个多月才书写完毕。一个多月前,他的一幅同类作品早就在拍卖市场上卖出高价,但为了这次义拍,他毫不犹豫拿了出来。

  我们还要感谢汪艾真女士,当画作交到我们手中时,她说拍多少没关系,只要能帮上忙就好。

  《读书识古趣》《沁园春·雪》作者:汪艾真,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杭州市老干部是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赤壁怀古》作者:冯雪林,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书法师。

  国家一级美术师龚德清我们也铭记在心。他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创作了一幅八米书法长卷《寅虎诗趣》。为了送这幅作品,他连续跑了两趟。

  还有杭州作家协会会员程寅生,他是义拍前一天,才得到消息,连夜将画作《海滩》送到报社。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罗贤臻——青年画家、罗永华老师。

  他的《小院风景》是第一幅捐献出来认购的作品,也因此引发了一场爱心捐画的活动。

  另有爱心榜单,我们一并感谢——

  1、 赵国芳:13000元

  2、 蔡佩辰:13000元

  3、 岑惠君:300元

  4、 裘青青:1000元

  5、 蔡仲苹:300元

  6、 许科益:500元

  7、 余爷爷夫妇:1000元

  8、2月27日10点12分,读者汇入1000元捐款

  9、11点47分,读者汇入200元捐款

  10、12点06分,读者汇入100元捐款

  11、13点09分,读者汇入1100元捐款

  12、15点16分,读者汇入1000元捐款

  13、15点39分,读者汇入600元捐款

  本报专门在中国建设银行开出的爱心账户:4367 4215 4052 7241 223(黄淼君),不管你是否留名字,我们都将用爱心榜的形式,来表达谢意。 

  涌动杭城

  爱无疆

  

  

  □本报记者 黄淼君

  

  有一种爱,没有言语,没有疆界,因为爱,所以爱。当这种爱,因为某种契机走到一起时,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种爱,我们称为无私。在帮助罗永华的这一个星期里,正是这种涌动杭城的无私的爱,推动了爱心的传递和生命的延续。

  2月22日,过完春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早上8点多,浙医一院的医生给我打来电话,说医院里有个少年,是从湖南赶来杭州学画的,他有个心愿,希望有朝一日能考上中国美院,但可惜,他患了白血病。院方希望通过我们报纸,呼吁社会爱心人士帮助他渡过难关。当天上午,我赶到医院,看到了患白血病的少年罗永华还有他的母亲。当时罗永华刚做完化疗,正靠在床上休息,但他腿上却放着一本书。因为3天后,就是中国美术学院招生的日子……

  我很难受,一个18岁的孩子,突遭命运转变,有可能因此失去实现梦想的机会,但更让我感到痛苦的是罗永华的一句话:我怕自己的病,拖累了哥哥和妈妈。

  而我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帮他呼吁,尽管我不知道这样的呼吁,最终是否能帮上罗永华。

  2月23日,第一篇报道见报后,我们就收到了一名白血病患者赵先生的1万元捐款,我的心被震撼了。

  爱心账户开通后,不断有匿名的读者将爱心款汇入账户。2月25日早上10点07分,一名读者在事前没有任何表示的情况下,汇进了1万元捐款。而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在被一种感动感染着。

  一名坐飞机来杭州出差的王女士,看到报道后,一直把报纸带在身边,等回家后,就向账户里汇进了5000元。

  一名宁波的家长赵国芳,特意带着儿子,开车赶到医院,把2.6万元现金,交到了罗永华手里。

  一名80多岁的老爷爷,拄着拐杖,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送给了罗永华……

  种种爱心,在昨天下午的义拍活动中达到了高潮。我们在中国美院南山校区的一个阶梯教室里,义拍了46幅画作,筹到爱心捐款33.82万元。这些涌动着的无私的爱,让我热泪盈眶。

  活动结束后,罗永华的妈妈给我打来电话连声道谢。可我想说的是,那些无私的爱心人士,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感谢的。因为爱无私,于是爱无疆。 

 

杭州吴越画室logo
杭州吴越画室
始创于2001年,专注高考美术培训,18年砥砺奋进,铸造辉煌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巨利路39号

0571-63107168(办公室热线)

138-5711-0297(微信同号码)

在线咨询 我要报名

吴越画室报名/留言表
请认真填写表单,我们将会在10分钟内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