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艺闻 | 中国美院要在余杭开分校,良渚新校区2020年正式启用!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7-07-30  ·  作者 吴越画室
重大艺闻 | 中国美院要在余杭开分校,良渚新校区2020年正式启用!

美院良渚校区

今年将动工开建

良渚校区所在的良渚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德伟介绍,美院良渚校区位于在建的地铁2号线终点站良渚站附近,在古墩路南侧,占地约483亩,总建筑20万平方米以上。

“象山校区占地600亩,去掉中间一座山的面积的话,良渚校区规模将与象山校区差不多。”

黄德伟说,今年良渚校区就要开建,2020年9月正式启用,“建成后,将有约4000名学生在这里就学”。

 

新校区将打造

设计学教育的高端平台

根据规划,美院良渚校区将以“三院三基地+X”的建设构架,打造创新设计教育、研发和产业孵化新型校区。

三院,是创新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

三基地,是全国美术与设计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艺科融合实验基地、创新孵化基地;

“X”,是在“三院三基地”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平台建设以提升学科高度和国际化水平。

现场,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表示,要把良渚校区建成中国设计学教育的高端平台,打造成一个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改革、面向融合的人才培育的创新基地,能够代表杭州文明摇篮、创新之地的标志性的新型大学。


为什么美院选择落户良渚

良渚校区是中国美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院探索建立教育新模式新机制的试验园。

在良渚校区所在地,就有余杭著名的“三城三镇”之一:梦栖小镇。

其定位就是“设计+”,以工业设计为主导,以“科技+文化+金融+人才”为战略思路,兼顾智能、商业设计等各类设计产业。世界设计大会也在梦栖小镇设立永久会址。这与美院良渚校区的定位紧密结合。

按照“艺科商融合,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良渚校区将与美院现有学科专业形成借势和错位发展。

联动未来科技城、良渚文化城、梦栖小镇、阿里巴巴等在地资源,实现“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培养国际化、创新型的创新设计人才,引领和服务余杭特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余杭良渚打造全国创新设计重镇、为杭州“设计之都”、为“文化浙江”和“智造强省”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新校区或将

继续由王澍操刀设计

由王澍设计的美院象山校区已经成为杭州的一个景点。那么,良渚校区将由谁来设计呢?

黄德伟说,设计方案是由美院做的,由谁设计还没定,不排除继续由王澍操刀的可能。

良渚新城已经拥有安藤忠雄设计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的良渚博物馆,美院良渚校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地标性建筑呢?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美院简史

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艺术院。

1928年,时任大学院长的蔡元培先生择址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设国画、西画、雕塑、图案四个系及预科和研究部,开始了“美育代宗教”的实践,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

在中国美术学院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数迁其址,几易其名,历经风雨。

从国立艺术院、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到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从杭州到江西、湖南、云南、重庆的漫漫西迁之路,从孤山钟声的悠远、南山湖畔的绵长、到象山之麓的宏阔,其间岁月流转,人事更迭,而精神不灭,薪火传承。

在中国美术学院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交叠着两条明晰的学术脉络,一条是以首任校长林风眠为代表的“兼容并蓄”的思想,一条是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的思想,他们以学术为公器,互相砥砺,并行不悖,营造了有利于艺术锐意出新、人文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成为这所学校最为重要的传统和特征,创造了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

八十年来,中国美术学院聚集和培养了二十世纪中国乃至国际有影响的众多杰出艺术人才,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吴大羽、颜文樑、倪贻德、李苦禅、李可染、艾青、陈之佛、庞薰琹、雷圭元、萧传玖、关良、黄君璧、常书鸿、董希文、王式廓、王朝闻、李霖灿、邓白、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罗工柳……

一代代的艺术家们犹如熠熠群星,照亮了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天空,他们呕心泣血,筚路蓝缕,努力奋斗,为中国的艺术教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杭州吴越画室logo
杭州吴越画室
始创于2001年,专注高考美术培训,22年砥砺奋进,铸造辉煌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巨利路39号

13705716698(办公室热线)

13705716698(微信同号码)

在线咨询 我要报名

吴越画室报名/留言表
请认真填写表单,我们将会在10分钟内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