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界的灵魂领袖】林风眠——兼容并蓄,学贯中西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4-11-28  ·  作者 吴越画室
 【中国美术界的灵魂领袖】林风眠——兼容并蓄,学贯中西  


中国美术界的灵魂领袖--林风眠
 
    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原名林凤鸣,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创始人。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法国蒂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1925年回国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8年在杭州西湖边创办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
    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而正是这种哀怨和孤寂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审美情趣的悲剧美。这与画家本人颠簸曲折的一生有关。20年代,年仅25岁的林风眠出任国立北平艺专的校长。1928年又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出任校长。抗战期间,林风眠辗转西南,生活清苦,每天面壁作画,极力试图打破传统绘画程式。1950年林风眠辞去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之职,迁居上海南昌路的一幢法国式的二层楼房里,专门从事绘画求索。不久,法籍妻子携女离国,他孑然一身,过起略似重庆大佛般的生活。除了美协组织他到农村、山区、渔场深入生活外,他就闭门作画,每天子时已过,邻居五能看到林风眠画室里的亮光。十几个春秋过去,艺坛几乎忘记了林风眠,然而这正是他的艺术黄金时代,“林风眠格体”在寂寞耕耘中臻于炉火纯林凤眠作品-高士青。50年代,他的艺术更受到贬抑,生活拮据,每月只得上交两幅画以换取一点儿生活费。10年动乱期间,面对一次次抄家,无奈之中的林风眠将其数十年的心血千余张精心之作浸入浴缸,从抽水马桶中冲出去。80年代,在其晚年又在香港过着隐居般的生活。老人的头发几乎全部脱落了,人老了但艺术却不老,他的画色彩更热烈、笔墨更放纵、韵味更醇厚。


    1928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主持筹办国立艺术学院(后来的中国美术学院)并任院长。
    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为弘扬学院林风眠先生的高尚情怀和艺术精神,自2010年起中国美术学院设立“林风眠奖学金”用于激励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对艺术事业执着追求、积极投身艺术创作和研究的优秀研究生。








    1928年,林风眠组织策划成立了“艺术运动社”,创办了相关的杂志《亚波罗》和《雅典娜》。然而不久后,“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两种观点的争论显示出林风眠的“平民艺术”与当时的中国政治形势的矛盾。“西湖一八艺社”的分裂是林风眠西化艺术运动一次失败的标志。


























    而林风眠认为,要引进西方优秀的东西改变中国,不应简单引进西方写实主义,而应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的精神,西方自由创作的主张,这些在很多岁月中都受到误解,被视为洪水猛兽。1949年后, 因被视为新派画不合艺术审美,不受到重视, 他凄然被解职而无奈离开学校。所以我们今天重新讨论林风眠的时候尤其要关注林风眠这一系列的主张,真正重新去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对我们的民族艺术振兴有新的一种认识。
















































————————————————————————————

请关注杭州吴越画社微信公众平台,微信账号:art0571。

微信二维码

我们将为您送上更多高考资讯,推荐更多书画大师。

我们吴越画社教学理念:以学为本!

只为培养真正会画画、会观察的学生。

关注我们的网站:http://www.wuyueart.com/

————————————————————————————

杭州吴越画社教学团队;全国知名美术培训学校——杭州吴越画社美术培训

杭州吴越画室logo
杭州吴越画室
始创于2001年,专注高考美术培训,22年砥砺奋进,铸造辉煌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巨利路39号

13705716698(办公室热线)

13705716698(微信同号码)

在线咨询 我要报名

吴越画室报名/留言表
请认真填写表单,我们将会在10分钟内联系您